==========================
细雨犹如细语,让我倾心为你倾听;
细语犹如细雨,有你倾听把我心倾。
==========================
--------------------------------------------------------------------------------
情在人間
人人需要一雙聆聽的耳朵 推薦給朋友 列印
updated:2007-02-23 19:14:29 MYT
豬年降臨前後,國內就發生了多宗家庭悲劇,無不令人感到唏噓!
過年人人都嚮往一家團圓,聽到父母親手殺害自己子女的新聞,完整的家一瞬間被撕裂,心裡無不為之一震,心想為什麼為人父母者如此忍心殘害自己的親身子女?
根據臨床心理醫師指出,當一個人面對問題時,選擇以自殺或殺死兒女來終結,都屬於憂鬱症的反射徵兆。
人是情感的動物,心情自有起伏,因此難免有低落、消沉、沮喪的時候。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挫折與壓力,或因人際、家庭因素、經濟、工作或學業等諸多壓力事件,情緒無法獲得有效的紓解,周而復始一再累積,就會產生憂鬱情緒。
隨著媒體報導藝人患憂鬱症的新聞越來越多,國人因為憂鬱症而走上絕路的個案增加,憂鬱症已經儼然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有1億人有憂鬱症,已經是全球第4大疾病。研究並顯示,自殺死亡者中有87%的人生前曾被診斷罹患憂鬱症,做好憂鬱症防治,很大一部份來說就等於預防自殺事件的發生。
當身邊親友陷入憂鬱情緒或憂鬱症時,身邊親友的支持、陪伴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但是怎麼樣的陪伴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有時不如想像的簡單。
很多人遇到憂鬱症的親友,會想盡辦法勸告、安慰,但對部份憂鬱症患者來說,他們不需要別人開導,而是傾聽與陪伴。人人都需要一雙聆聽的耳朵,這雙耳朵是引導需要聆聽的人走出陰霾,迎向陽光的指引。
但是,許多人並不喜歡傾聽,反而傾向於要別人接受他說的一切;即使是開導別人,許多人的說話方式像諷刺多於開解。這是我所觀察到的一些情況。
許多人聽到身邊的人訴說一些心事,很慣常輕率地要對方“不要想太多”,並沒有深入去瞭解對方的感受和心情。如果我們只從本身角度去看對方的問題,認為別人是無事找事煩,或者硬要別人接受自己的一套,恐怕會進一步令對方陷入憂鬱而不能自拔。
我們不應忽略有些人需要別人聆聽,卻不擅於表達,或不善辭令,對於這些人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去幫助他們。有人沒有好好聽別人把話給說完,就迫不及待給人意見,並且要對方聽從自己的一套,這也不是一個好的聆聽者。
現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多數是小家庭,加上城市人各有忙碌,和親友的互動相對的少,關係自然變得疏離。一般上現代人的互動關係,尤其是家人之間,過年過節或者家裡有喜事時會較頻密,這時候正是互動,互相瞭解交流的好時機,應該多加把握。
然而,可惜的是一些人總愛以長者自居,非要他人,即使是本身親人,接受他的那套生活處事方式,孰不知各自平時的生活方式不同,不可能一夕間改變的。
某些人是出自關心,希望別人改變觀念,但這不應該是家長式的命令,而是循循善誘,平日都要以平和親睦的方式感化別人。據我觀察,一些人對別人,甚至是自己兄弟姐妹都愛以一種諷刺,或者他們自以為是幽默的口吻來表達“親和力”,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忍受這種相處方式的,尤其是原本已經承受輕微憂鬱症者。
今天是年初七,四處仍一片喜氣洋洋,雖然許多人都已回到各自的崗位,但是拜年活動仍持續至元宵節。趁這個大好時節,讓我們主動走出去多互動吧!互動不一定是要吃喝賭博,大家坐下來好好聊個天,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說說話,互相聆聽,這個世界將會非常陽光。 (星洲日報/情在人間‧作者:張立德‧2007.02.23)
--------------------------------------------------------------------------------
正在想着这个问题的时候
这篇文章跑了出来
是我跟作者的共鸣?
这个过年有点难
我说,成长需要时间。
其实那时候我想的,不是我的成长。
然而,却步可否认的,这的确代表着我在某些地方的不成熟。
这一年里面,习惯了不说话。
学习着聆听
以为自己办到的时候
最终却发现不然。
因为心里面到了某些状况
还是不甘心
“我也想被听见啊!”
心想着。
于是没有理会对方到底感不感兴趣
烦不烦厌
身体状况
一心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强加于人
这是不是一种自私的做法呢?
我想是的。
突然自觉自己的无能
不是知道,明白就代表能够做到
而做到了,也不代表就能让别人明白你办得到。
说不定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
还没真正看清自己的一个想法。
至少,没有让你明白,
我在乎的,根本与对和错无关
现在的你
又是怎么想的呢?
是否也想过,
其实我这个对方,也期许着你的成长?
你说,不要从上方去看朋友。
然而,对我,我认为你并没有办到,
是否我们都应该在这个课题上思考一下?
直到现在,我才相信,并不是说一心的付出就可以办到的
而是,在传达的过程中,也要让对方感受得到。
人人需要一雙聆聽的耳朵
我想现在能理解的是
每个人都需要一双聆听他们自己声音,来自别人的耳朵
同时也需要一双去聆听别人声音的耳朵。
写了那么多部落格
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写
说话,也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说
到底,挣扎为了什么?
写信也一样尔尔
现在看回去,
才明白,
原来自己的内心深处
有着一种期盼
---期盼被听见。
我真的想说
期盼下次再见面,我们都有所成长。
在此,我先单方面做出约定。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有錢人的獨白 - Presented by hooamistudio ( 2005 - 2009 )
~一個無聊人寫出來的無聊部落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